(三)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制定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以生态型产业为引领,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聚焦碳排放重点行业,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1.推动工业领域清洁低碳转型。紧紧抓住新一轮东北振兴机遇,进一步调优产业结构,聚焦钢铁、电力等行业,鼓励企业通过转型转产、搬迁改造等途径,主动压减过剩产能,指导企业进行绿色低碳改造,组织企业申报绿色制造示范类项目。加快补齐新能源装备产业链条,着力构建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鼓励吉林梅花、富达棒材等企业对标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或国际先进水平,加快节能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推动制造业主要产品工艺升级与节能技术改造,不断提升产品能效水平。到2025年,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能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动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国家、省相关规定,严格执行产能置换,严禁新增产能,推进存量优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发展短流程炼钢。提升废钢资源回收利用水平,推行全废钢电炉工艺。加强能效标准对标,推动富达棒材等钢铁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加强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控制,推动企业清洁生产。(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动建材行业节能增效。按照国家、省相关规定,严格执行产能置换、特定行业相关产业政策和管理规定,加快低效产能退出,严控新增产能,引导建材行业向轻型化、集约化、制品化转型。加强原料、燃料替代,鼓励企业使用粉煤灰、工业废渣、尾矿渣等作为原料或水泥混合材,推动衍生燃料、有热值固废垃圾替代燃煤,提升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城市污泥、生活垃圾能力。加大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力度,推动绿色建材评价认证,提升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推广节能技术设备,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实现节能增效,减少生产过程碳排放。(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局、市发改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4.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采取强有力措施对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依法严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关,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依法严格项目审批、备案和核准。全面排查在建项目,对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按有关规定停工整改。科学评估拟建项目,对产能已饱和的行业要按照“减量替代”原则压减产能,对产能尚未饱和的行业要按照国家布局和审批备案等要求对标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提高准入标准。(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制定城乡建设领域和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逐步提升城乡生态化水平,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城乡建设能源消费清洁化、节约化。
1.推动城乡建设低碳转型。优化城乡功能布局和空间结构,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形成与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空间格局。完善海绵城市建设,打造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城市。全面实施城镇绿色规划、绿色建设、绿色运行,创建绿色城镇和绿色社区。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积极推广钢结构住宅,推动绿色建材规模应用与循环利用,强化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管理。倡导绿色低碳理念,杜绝大拆大建。加快推进供水管网、供热管网、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运行质量效率。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到2030年,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40%。(市住建局、市乡村振兴局、市自然资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严格执行现行节能降碳标准,推动城镇新、改、扩建建筑全部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和运营。推广星级绿色建筑,适当提高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以及生态城区新建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建设比例。统筹推进既有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提升城镇建筑和基础设施智能化运行管理水平。逐步实施公共建筑合同能源管理和能耗限额管理。加强空调、照明、电梯等重点用能设备运行调试,提升设备能效。到2025年全市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市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逐步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比例。积极推动清洁取暖,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工业余热供暖规模化应用。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为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探索新建公共建筑全电气化设计、建筑群整体参与电力需求响应试点,实现建筑用能与电力供给的智慧响应。(市住建局、市能源局、市发改委、市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持续优化农村用能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推进生物质回收利用、农光互补、“光伏+设施农业”等低碳农业模式。引导新建农房执行节能及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既有农房节能改造,推广太阳能暖房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推广使用高能效照明、灶具等设施设备。大力推动农房屋顶、院落空地、农业设施加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到2025年,建成一批绿色环保的宜居型农房。持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推动乡村进一步提高电气化水平,鼓励炊事、供暖、照明、交通、热水等用能电气化。充分利用太阳能光热系统提供生活热水,鼓励使用太阳能灶等设备。推进低碳农业建设,发展节能环保农业大棚,积极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环保、智能型农机装备,促进农机装备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市农业农村局、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能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制定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系统,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提升综合运输效率,确保交通运输领域低碳发展。
1.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积极扩大电力、天然气、氢能等新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推进城市交通运载工具低碳转型,新增和更新的城市公交、出租、物流配送车辆优先选用新能源车辆。加大新能源公务用车配备使用力度,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到2025年,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占比达到72%左右,新能源出租车占比达到35%左右,营运车辆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4.5%左右。(市工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构建绿色高效运输体系。持续优化运输结构,统筹推进铁路、公路和航空网络建设,打造立体互联,多种运输方式有序衔接的交通运输体系。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扩大铁路专用线覆盖范围,满足更多企业及物流园区铁路运输需求。加快构建绿色出行体系,深入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强化城际铁路、地面公交有机衔接,加快推动乡村交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畅通城乡交通运输连接,推进县乡村(户)道路连通、城乡客运一体化,提升公共交通品质与吸引力。完善城市步道和自行车道等慢行系统建设,倡导绿色出行。到2030年,绿色出行比例不低于60%。(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住建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降低能耗和碳排放。深化绿色低碳公路建设,鼓励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按照绿色公路要求建设。着力推进铁路客运站、公路客运站、公交站场统一规划,打造各种运输方式零换乘的综合客运枢纽。有序推进充电设施、加气(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在交通枢纽和停车场内建设充电桩,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充(换)电设施布局。加快机场设施“油改电”建设和改造,全面规范飞机辅助动力装置替代。到2025年,全市力争建成充(换)电站6座。到2030年白城长安机场内可电动化车辆装备等全面实现电动化。(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能源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人防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紧抓资源利用源头,优化资源利用方式和效率,健全资源利用机制,充分发挥减少资源消耗和减碳的协同作用。
1.推动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节约资源能源和减少废物排放、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标,围绕园区空间布局合理化、产业结构最优化、产业链接循环化、资源利用高效化、污染治理专业化、供热设施集中化、运行管理规范化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使用,推进工业余压余热、废水废气废液的资源化利用,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积极推广集中供气供热。鼓励园区推进绿色工厂建设,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建材绿色化。到2030年,省级及以上重点产业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统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研发推广以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农作物秸秆等固体废弃物为原材料的先进技术、装备及高附加值产品。加强粉煤灰在工程建设、盐碱地生态修复等领域应用。全面推进秸秆“五化”利用工作,并指导各地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明确“五化”利用年度目标,确保秸秆得到有效处置。到202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健全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统筹推进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等再生资源回收与生活垃圾分类“两网融合”,积极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规范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经营秩序。完善乡村回收网络,推动城乡废旧物资回收处理体系一体化发展。加强再生资源回收、拆解利用、企业规范管理和环境监管。探索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储能系统等新兴产业废物高效回收以及可循环、高值化的再生利用模式,推动再生资源规范化、规模化、清洁化利用。促进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等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再制造产品推广应用。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支持有条件的生产企业加快建立逆向物流回收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和企业加强资源耦合和循环利用,创建“无废城市”。加强废旧农用物资回收利用。引导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用物资企业、废旧物资回收企业等相关责任主体主动参与回收。支持乡镇集中开展回收设施建设,健全农膜、化肥与农药包装、灌溉器材、农机具等废旧农用物资回收体系。(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市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建立生活垃圾投放、收集、转运、处理全过程分类体系。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进一步加强商品过度包装管控。依托洮北区、洮南市两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统筹全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推进通榆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谋划洮北区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逐步建立厨余垃圾、园林废弃物、污水厂污泥等低值有机废物的统筹协同处置机制。到2025年,城镇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基本健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提升至60%左右。到2030年,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提升至65%。(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管局、市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强关键领域技术研究,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推广,构建支撑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
1.完善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我市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强化政府的战略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整合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研发人才资源,形成技术创新智库。鼓励企业和相关单位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参与、制定绿色低碳地方标。